巩留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010350274/2023-00331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 性:有效
  • 题:巩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巩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3-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巩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巩留县人民政府

○一一年一月


“十二五”时期,是巩留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巩留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一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区内外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巩留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伊犁州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巩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面对总体趋好的国内、区内环境和各种发展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节“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81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7.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762元,五年平均增长13.9%。工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30.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5.4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9.9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16万元,五年平均增长20.06%。

2.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特色种、养殖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比2005年翻一番,设施农业、特色经济作物及苹果、核桃、树上干杏等特色林果规模进一步扩大,特色林果品牌逐步树立,以牛羊为主、特色畜禽并举的畜牧业发展格局初步确立。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水电、高载能、新型建材等产业的主导地位确立,“一区三园”格局初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娱乐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全面提速。

3.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防洪工程、大型灌区、牧区水利、水土保持、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山口集中供水工程、团结灌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城乡电网工程、无电地区配网工程顺利实施,城区供电矛盾得以解决,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村级公路通达率达92%、通油率达80%,境内省道和景区旅游公路、资源公路全面升级改造。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区供水、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道路、绿化、亮化等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实施。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富民安居、定居兴牧、无电村(点)通电等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环境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区三园”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园区建成面积6.37平方公里。

4.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荣获“自治区科普示范县”称号,并列入国家级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行列。“两基”通过国家验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荣获“自治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称号。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条件逐步改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5.3%。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兴起,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乡镇场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大功率无线覆盖、“村村通”卫星直播广播电视工程全面实施。城镇就业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汶川地震受灾群众安置工作顺利完成。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27元,比2005年增加3304元。残疾人、扶贫开发等事业稳步发展。

5.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政风行风明显改善。法制“六进”活动、“五五”普法工作成效显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逐步增强,应急管理、组织和救援体系逐步健全。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环境

1.有利条件和机遇

——政策环境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和机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19省市对口支援、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以及自治区将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纳入重点发展战略,必将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巩留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新机遇。中央深化“三农”扶持政策、重视推进“三牧”发展和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为巩留县发展现代农牧业带来新的契机。

——区位优势为加快发展提供市场空间。随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商贸窗口,为处于霍尔果斯口岸后方的巩留县加快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巩留县地处伊犁河谷地区东五县商贸流通中心,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资源优势为加快发展提供基础。巩留县自身具有丰富的水能、旅游和农牧业等资源,为巩留县建设成重要的水煤为主的电源基地、特色林果加工基地、高载能产业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基础为加快发展提供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巩留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初具规模,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特别是政府调控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内生机制不断完善,为巩留县“十二五”加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2.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经济发展滞后,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薄弱。受历史、自然等多种条件制约,巩留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力薄弱,资金缺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园区、重要资源开发、重点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运行协调性较差。巩留县农业比重过大,基础薄弱;工业科技水平较低,竞争力弱;三产规模较小,经济运行的协调性较差,产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较低。

——“两个可持续”任务艰巨,工业化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增大。巩留县水草、森林景观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地位突出。受制于现有财税体制,客观上需要加快发展工业方能增强县级财力。这种加快发展工业提升财力的现实需要与“资源开发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冲突,使今后巩留县工业化发展和工业主管部门选择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大。

——社会发展滞后,民生建设任务繁重。城乡居民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牧民定居、农村通电、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民生建设任务繁重。

——人力资源匮乏,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引进困难,干部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加快发展的软环境亟待改善。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江苏省对口援助的历史机遇,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力争把巩留县建设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县、国家级园林县城、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双拥模范县,自治区级文明县,努力推进巩留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突出六项重点任务

突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快优势资源转换、着力改善民生、着力完善城市功能、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这六项重点任务。

2.培育七大支柱产业

培育水电煤电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以硅为主的高载能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特色林果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第二节坚持的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要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要把解决贫困问题和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民生问题。

3.坚持立足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要把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

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战略重点。要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和中心乡镇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5.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开放步伐,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谋划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6.坚持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第三节发展战略

1.生态立县战略

坚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并重,加快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树立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

2.科教兴县战略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科技进步对县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3.农牧富县战略

以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畜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4.工业强县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工业实力。

5.旅游名县战略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采取多种举措,创新旅游产品,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旅游,加强旅游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巩留县对外知名度。

第四节 主要目标

1.经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以上,2015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1.7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62元(折合约5173美元);其中一产增加值达到18.65亿元,年均增长16%,二产增加值达到35.20亿元,年均增长39%,三产增加值达到17.90亿元,年均增长22%,工业增加值达到29.60亿元,年均增长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9.00亿元,五年累计投入12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4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见表1)。

1  巩留县“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

分类

指标

单位

2010年预计数

2015年

“十二五”期间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总值

亿元

18.81

71.75

--

增速

%

14.1

--

26

一产

增加值

亿元

7.52

18.65

--

增速

%

11.9 

--

16

二产

增加值

亿元

5.76

35.20

--

增速

%

18.6 

--

39

工业

增加值

亿元

4.3

29.60

--

增速

%

17.7

--

43

三产

增加值

亿元

5.53

17.90

--

增速

%

11.9 

--

22

人均GDP

9762

34662

--

全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绝对值

亿元

3.75

7.54

--

增速

%

13.3

--

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值

亿元

10.54

39.00

123

增速

%

101.9

--

3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绝对值

亿元

0.8516

2.60

-

增速

%

33

--

25

结构

调整

三产结构

--

40:31:29

26:49:25

--

城镇化率

%

24

36

--

城乡居民收入

城镇人均

可支配收入

收入

11173

19700

--

增速

%

18.5

--

12

农牧民人均

收入

收入

6427

10000

--

增速

%

25.4

--

9.24

可持续发展能力

森林覆盖率

%

18.7 

28

--

县城建成区绿地率

%

38

38.5

--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0:31:29调整为2015年的26:49:2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23%提高到41%,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4%提高到36%。

3.城乡居民收入快速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700元和10000元,年均增长12%和9.24%。

4.民生显著改善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办学条件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标准更加规范,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就业体系更加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快速推进,完成23191户农村安居工程、3000户牧民定居房建设。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数字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城乡文体设施明显改善,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28%。

第三章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业现代化为方向,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6%,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现代畜牧业三类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

第一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和完善农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加大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斗渠防渗,推进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团结跃进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模式,推动节水农业发展。农业有效节水利用率提高到0.53,农业用水比重降到92%以下。加快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土壤改良和保护性耕作,综合运用排水、灌溉和生物、农业、化学改良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农田规划布局,推进连片开发,满足农机跨区域作业要求,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5%。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和普通机械向高性能机械升级,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到2015年,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100%、99.4%、71%。大力推进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完善村与村、乡与乡机耕道路的连接,加强机耕道与乡村主干道之间的相通。“十二五”期间,完成渠系改造600公里。100%的乡、85%的村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各类保险、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第二节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巩固粮、油、纤维、糖料、饲料五大基础产业,稳定粮食、油料、糖料种植面积,扩大纤维种植规模,提高饲草料生产复播指数。到2015年粮食、油料、糖料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25万亩、8万亩和5万亩左右,纤维和饲草料种植面积分别扩大到5万亩和3万亩左右。继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蔬菜、中草药三大特色产业。抓好以苹果为主,核桃、树上干杏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低产园的改造和规模新扩,重点打造以阿尕尔森乡为中心的优质苹果基地,以羊场、东买里乡为中心的核桃基地,以塔斯托别乡、提克阿热克乡、阿克吐别克乡为中心的树上干杏基地建设,加快特色林果苗木基地建设。到2015年,林果面积达到30.6万亩,其中新扩17.14万亩,低产园改造2万亩,特色林果苗木基地达到20个以上。加强平原乡(镇)场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和城郊设施农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到2015年,露地蔬菜面积稳定在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万亩。积极发展中草药产业,加强东部山区贝母种植和平原甘草种植品种和技术改良,到2015年,建成3万亩中药材基地。

调整优化养殖业结构。积极调整畜群畜种结构,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突出牛羊,稳定猪禽,提高母畜、大畜、良种畜比例。积极培植孕马养殖大户,扩大无公害肉牛和奶牛养殖规模,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良种牛繁育中心。大力发展细毛羊、肉羊和绒山羊三大品种,培植养羊大户和兴建养羊示范小区。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规模养殖比重,大力推进以鸡鸭鹅为主的禽业发展,进一步做大以马鹿、麝鼠、鹌鹑、野猪、野鸡、养蜂等为主的特种养殖业。到2015年,牲畜存栏达到65万头(只),农区牲畜比重由2010年的49%提高到60%,大畜比例由2010年的29%提高到32%,良种畜比例由2010年的40%提高到60%。进一步扩大渔业养殖规模,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100吨以上。

第三节 加快农牧业科技应用与推广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稳定现有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培训,整合和完善全县农业技术服务部分,依托农广校、劳动、职校等专业技术部门和农村专业协会,建立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到2015年,设立1个农技推广服务中心、13个乡镇场农业综合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和普及。加大对新品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重点做好黄牛、果蔬、农作物等主导产品改良。集成、示范和推广先进适用的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业重点推广大棚种植(蔬菜、林果、花卉)、林果育苗、农作物免耕直播、旋耕直播、测土配方施肥、控缓释肥使用、精准施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畜禽养殖业重点推广冻精冷配、胚胎移植、奶牛性控、生产性能测定等新技术,推广高油玉米、高蛋白饲草等优质饲料(草)品种,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到2015年,全县主要农作物、林果良种播种面积比例达到100%,牛、羊、猪良种率分别达到75%、80%、95%。

第四节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绿色标准体系和综合生产技术规范,重点抓好小麦、玉米、大豆、油料、蔬菜和瓜果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增强县级检测中心检测能力,健全完善加工企业基地、农贸市场质量检测点,将农产品检测范围从城区扩大到农村,从流通环节扩大到生产、加工环节,重点抓好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农残检测。标准化农田比重达到30%以上,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比重力争达到40%,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80%的主要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继续加强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治监测网络,严格防疫密度。加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与管理。2015年,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增加到15个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达到55万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30%以上。支持开展名优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依托“巩良”、 “拉克”、 “三香红”等已有品牌,提升全县蔬菜、牛羊肉、苹果品牌知名度。力争到2015年,创建州级知名品牌5个以上,自治区级知名品牌2个以上。

第五节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立足特色优势资源,重点抓好粮油、果蔬、肉类、贝母的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产业化经营骨干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深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能力。加大财政、援疆政策的支持,集中引进和培育扶持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2015年,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100%,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7%以上,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到20%以上,产业化订单带动农户达到60%以上。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有经营能力的农民、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村基层干部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2015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05个,每个村(队)达到1-2个。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农户与企业间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新建城东鲜活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县城农副产品市场,启动乡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争取每个乡(镇)场至少建成一个规范化高标准农产品交易市场。

第四章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按照“调结构、促转型、上规模、扩总量”的整体思路,加大产业规划、承接转移、科研攻关、政策补贴等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推动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结构优化。集中力量抓好“一区三园”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快速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尽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内及区内产业分工、对区域集聚发展有较大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到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8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9.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23%提高到41%。

第一节做大做强四大产业

1.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依托区域特色林果、特色畜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新产品开发,推动产品系列化、品牌化、链条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重点发展树上干杏、黑加仑、核桃、中药材、饲料、肉奶禽蛋、蔬菜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到2015年,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3亿元

2. 高载能产业。围绕打造伊犁东部“硅谷”,依托电力、原材料等资源优势,加快资源、企业整合,推动重大项目实施,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实力,做精做深硅产业。重点推进鼎新“四高碳化硅”、晶维克金属硅、嘉格森硅业二期、伊能高科碳化硅改造升级等项目。到2015年,硅产业产值达到20.16亿元。

3. 新型建材产业。立足区域丰富的建材资源,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为中心,围绕石灰石、水泥、节能砖、新型保温材料等产品,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推广和利用力度,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以及技术改造,提升建材工业技术水平。2015年,新型建材产业产值达到12.8亿元。

4、水电煤电产业。坚持水电煤电发展并举,加快水能开发和煤电项目建设。加大大小吉尔格朗河水能开发力度大力推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 大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实施热电联产和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煤电煤化工产业的新突破。到2015年,全县水电、煤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80 万千瓦、180万千瓦,水电、煤电产业实现产值26亿元。

第二节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加强“一区三园”建设,规范园区管理,促进园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使园区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平台和新兴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共享和相互衔接,促进园区和城镇协调互动发展。突出园区产业关联和特色培育,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积极探索和创新“飞地经济”、“四大试点模式”,引导和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园区建设,构建企业办园区、企业招商的良性机制。

第三节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加大地勘投入,利用国家项目、商业运作、企业联合等多种方式和先进成矿理论,推进地勘工作向深度迈进、广度扩张。以自治区实施“358”公益性地质调查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地勘资金;积极探索风险投资、债务融资等市场融资方式;加大县级财政对地质勘查投入力度,早日摸清家底。重点加大现有矿权整合,敦促探矿人加大投入,尽快转化成果。

第五章加快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创新发展思路,壮大发展主体,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结构优、辐射广、就业多、后劲足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第一节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

1.大力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

依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资源和区位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建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县的目标,“新疆天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为契机,打造“一镇七景”旅游格局。重点发展生态游、民俗文化游、休闲游、科考探险游。加快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乐及信息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旅游接待和集散能力,推进旅游餐饮娱乐文化融合发展。加快A级景区及星级饭店提升和创建工作。加快培育优质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和支持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巩留县旅游市场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合作。抓好旅游市场规范管理。到2015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2亿元。

2.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产业

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协作,做好与疆内、州直其他旅游区的联网联线。加强与州内外、疆内外主要旅行社的联系和合作,对旅游景点进行捆绑,多方争取国内外客源。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制作巩留旅游指南和巩留旅游宣传片,以巩留本地旅游特色为依托,抓好节庆旅游、“拉克”节、“野核桃”节等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向疆内外、国内外推销巩留县旅游精品。积极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切实抓好推介活动,提升巩留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抓好“新疆天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依托特有的齐那尔阿吾列洞、喇嘛昭遗址以及岩画、古墓群等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巩留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巩留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体系,提升巩留旅游的吸引力。

第二节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

1.积极拓展商贸流通渠道

大力发展商贸、餐饮、医疗、教育、旅游、文化、养老、休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现有市场和交通便捷条件,建设园区工业物流集散基地和农副产品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形成以产品交易为目的、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产品配送为主业,以现代仓储为配套、以多式联运为手段等功能于一体的经营模式,通过3-5年努力,建成立足巩留、辐射州直的物流基地。

2.积极发展综合性服务业

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档次和水平。加快城乡商贸网络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地方特色餐饮业、农产品统一标识,着力打造民俗风味美食步行街,开展以品赏地方美食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积极发展普通商品房和限价商品房,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建设一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商品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形成高中低兼有、商住平衡的房地产业。扶持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行业。建立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各种便民利民社区服务活动,探索城镇社区管理模式。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城和乡镇设立营业网点。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消费环境。

第六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围绕“一腹两翼、一城三区”城乡建设框架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开发县城新区、改造老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新城镇。到2015年,县城人口达到7.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8-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6%。

第一节加快推进城镇化

1.优化空间结构

加快建设“一城三区”。按照“拓展东城区、打造西城区、提升老城区”的思路,加快老城区东环路两侧、西一路两侧、西二路两侧、巩留县第二小学后侧、东买里路南北两侧、“再开西渠”和“黑水渠”两侧等片区“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将东买里乡、牛场、羊场纳入东城区,将良繁场、综合农场、塔斯托别乡部分村队纳入西城区,统筹城市、产业园区与周边乡镇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东、中、西三个区组团式发展,加快推进“镇区一体化”。到2015年,力争东城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以上,西城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中心城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

加快形成“一腹两翼”格局。加快城市扩张,扩大城市规模,搞好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县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增强县城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划,东翼以莫乎尔旅游谷镇为中心,以旅游业带动吉尔格朗乡、阿尕尔森乡发展;西翼以阿克图别克乡为中心,以商贸物流和餐饮业带动七十三团、提克阿热克乡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互联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莫乎尔乡旅游谷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阿克图别克乡物流小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

2.强化城镇管理

重视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坚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健全城镇规划编制体系,科学修订完善《巩留县总体规划(2010-2030)》、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

加快转变城市经营理念。通过政府引导,逐步使城市、道路、桥梁、公交、供水、排水、供气等市政工程和公共事业设施实现产业经营,加快对城镇存量土地、公用设施的有偿开发,不断盘活存量资产。

完善城镇管理体制,推进城管综合执法。突出整治脏、乱、差现象,构建良好卫生、交通和市场秩序,塑造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坚持共驻共建、整体联动的社区建设方针,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社区建设,增加城镇居民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力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第二节加强新农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要求,科学编制“十二五”新农村建设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指导。

抓好办点示范。坚持示范带动,项目资金重点向示范点倾斜,着力建设一批基础完备、产业突出、生态优美、民风淳朴的新农村示范点、示范村。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以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教育培训为重点,大力推进州级示范村建设。力争到2015年,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突出建设重点。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建设、民风引导、民主管理并重,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全县农民增强自主自发意识,共同建设人人向往的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重点在“五新”上求突破,即产业发展有新格局,农民生活有新提高,乡民风俗有新风尚,乡村面貌有新变化,乡村管理有新机制。

第七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原则,大力推进以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及市政公用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巩留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第一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水源建设。重点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山口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工程、莫乎尔乡阔克塔力村和库尔旦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农牧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5%。

加快城乡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沙拉达防洪续建工程,新建特克斯河防洪工程、齐纳尔泄洪工程、大吉尔格朗河五一渠首防洪堤、小吉尔格朗河吉尔格朗渠首防洪堤,力争到2015年全县重点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达到30-50年一遇标准。

第二节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加快干线公路建设。新建巩留县至尼勒克县二级公路、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至巩留县阿尕尔森乡的二级公路和新源县那拉提至巩留县库尔德宁、恰西、特克斯县喀拉竣旅游干线公路。改造S220线伊宁市至巩留县旱田段公路,争取开工建设墩麻扎至巩留县、新源县、那拉提与国道217相交的高速公路。

完善农村交通网络。以打通接口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环乡、环村公路建设。新建通村柏油路500公里,改造县乡道路中油返砂路、砂路137公里,新建旅游公路94.57公里。满足广大农牧民出行需求,适时新增农村客运线路,新建5个四级车站。

力争“十二五”期间,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形成县、乡、村之间,县与县之间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第三节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网建设。加强高压配电网建设,新建2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45千米110千伏线路、48千米35千伏线路,改造1座35千伏变电站。加强中压配电网建设,新建123.55千米10千伏线路,改造270千米10千伏线路。加强低压配电网建设,新建101.45千米低压配电线路,改造270千米低压配电线路。

加快电网改造。重点对变电配电、用电和通信信息平台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信息采集用电户达42000户。

第四节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高速宽带传输网络,推动电信网、广电网及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力争2015年实现县城宽带有线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加快电子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推广无纸化和网上办公;新建农村数字电视网,加快广播电视设备改造,实施乡镇广播电视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实现广电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全面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系统;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使科技信息服务覆盖主要行政村,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信息化。

第五节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夯实城市建设基础。全面加强市政供水、供气、供热、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巩留县城供排水改扩建二期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和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区供水普及率达98%,排水普及率达90%,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4%以上,县城内基本实现集中供热。

加快建设园林城市。加快人行道、绿化带标准化建设,抓好“再开西渠”、“黑水渠”两岸景观带和人民公园建设,形成以“道路绿化为框架、广场游园为点缀、小区庭院为补充、四季常青三季花”的县城绿化特色,实现“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园林城市发展目标。到2015年,人民公园建成区面积达100公顷,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建成区绿地率达38.5%。

第八章   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县以建设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标准,坚定不移地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推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到2015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6.74万亩,封育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

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

1.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

加大生态建设和修复,重点抓好河谷、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天然林实行重点保护,加强古树名木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山体绿化和主要干线沿线森林植被改造,加强封山育林和城乡绿化,确保重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严格河道采砂管理,依法坚决取缔各类违法采砂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落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先行制度。继续推进牧民定居和生态移民与扶贫搬迁,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环境压力。

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天然草场保护

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优化林业结构,扩大新造林面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监测体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天然草地建设与保护力度,切实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加快退化草场恢复。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节注重保护环境

1.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全面落实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建立节能减排目标。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生产工业和设备。完善污染物排放管理,重点抓好水泥等企业的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严格控制引进投资强度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相符的企业和能耗高、污染重、废物难处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进入工业园区。

2.加强城乡环境整治

配套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提高城市污染物综合防治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城市大气、噪声污染治理,重点做好城市供热和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加快城市沿路、沿岸、庭院、居住区及公园等的公共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力推行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与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生物性肥料和农药。加强旅游、水利、矿产等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加快村庄、庭院、道路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加快水域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做好牧民定居过程中的环境综合整治。

第九章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实施科教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持社会安定,实现经济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巩留”。

第一节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1.强化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

大力发展多元、融合、开放的现代文化,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县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城乡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民族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设施体系,新建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图书馆、影剧院、展览馆,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积极推进村级文化阵地、农家书屋和村级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争取五年内基本实现村级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发展健身休闲、竞技表演、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加快广电产业发展,2015年,实现数字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新建县数字影院,全面推广数字电影放映,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大好契机,加快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扩大职教办学规模,提升职教专业水平和影响,重点培训面向社会就业的实用型人才;义务教育重点打好基础,注重教法优化、学法改进和实践能力培养,努力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输送品学兼优的人才;普高教育突出办学质量,推进民汉合校。调整学校布局,义务教育每个乡办好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科学合理的撤并小学,力争2015年精简到29所小学。狠抓基础建设,重点实施校舍安全、职教中心基础设施、教育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周转房等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5%以上,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入学率基本持平。

3.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专项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达到1.5%;建立和完善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技术引进、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强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2015年,巩留县综合科技实力得到明显升级,科技基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科技资源得到系统化和有效利用。实现专利申请量10件/10万人以上,力争使巩留县进入国家科普示范县行列。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本着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的原则,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快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统筹推进党政管理、企业经营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县委党校、职业教育中心、农广校等人才培训基地功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学历培训,着力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加强人才援疆,加快对口人才引进,重点培养和引进农业技术、教育、医疗和新型工业化急需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交流、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热情。拓宽劳务输出渠道,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农村、企业创业或服务,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合法权益,保证人才流动合理性、合法性、有序性和开放性。

5、扎实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县

按照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创建申报、迎接检查、创建总结五个阶段和《自治区文明城市(区)测评体系实施办法》要求,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把我县创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县。

第二节着力改善民生

1.扩大劳动就业

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政府就业引导和就业扶持力度,重点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优化就业、创业环境。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切实落实好促进少数民族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十二五”期间,创造就业岗位12150个,实现城镇就业安置1425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次。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重点是完成县卫生综合办公楼、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和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实验楼、卫生监督所、新农合业务用房、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基地的改造和新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巩固和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确保新农合参与率稳定在99%以上,逐步提高筹资标准与政府补助标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重点解决农牧民及城镇居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落实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政策,加强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工作监管,保障市场稳定规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和地方病防治能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农牧区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切实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加大县级财政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年新增各类参保5.1万人次,征缴社会保险费28010万元,各类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提高低收入收入水平。继续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力度,逐步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城乡低保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加强劳动保护、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快农村敬老院和社区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鼓励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2015年全县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4.改善居住条件

继续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到2015年全面完成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兴牧定居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牧民定居问题,确保全县牧民基本实现标准化定居。着力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加快城镇抗震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尽快启动公租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着力解决好低收入家庭和新参加工作人员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完成23191户农村安居工程、3000户牧民定居、340户廉租住房、2090户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集中连片改造棚户区住户363户。

第三节保障城乡安全与社会稳定

1.加强公共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切实抓好交通、建筑、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质量建设,确保农产品、食品和药品等质量安全。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救援体系建设,健全突发灾害应急管理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确保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3.促进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乡镇统计机构改革。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职能。建立健全城乡气象服务站和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为全县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服务。加强红十字救护工作,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积极推动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集体协商。切实做好老干、档案、宣传和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章深化体制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政府职能转变和财税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机制,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第一节突出抓好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的水平和公信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外部监督体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实行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地方、生产建设兵团融合发展的机制。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启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积极为中小企业参与中央支持和江苏援助项目建设及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给大企业大集团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创造公平机会和条件。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和扶持有条件的本地企业上市融资。

3.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改进和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估机制。

第二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把利用外部和社会资金作为“十二五”期间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围绕高载能、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产业,引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公司、大项目,推动企业技术、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壮大产业集群,形成战略联盟。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政策法制体制工作生活人文环境。

2.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充分发挥巩留县地处霍尔果斯口岸后方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对外加工贸易。依托县域特色优势资源和中央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时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工作力度,大胆探索“飞地”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和“四大试点”模式,把“一区三园”建设成为巩留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战略高地。

第三节做好对口援助工作

1.积极主动做好与援助方的沟通、协调和配合

积极主动做好与江苏省援助项目、政策、人才和干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工作,积极妥善处理对口援助中的体制机制约束,确保对口支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积极探索解决受援建设中涉及的土地约束等问题。加强对口受援的绩效考核评价,把增加就业、培养劳动者技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理念等纳入对口援助考核和评价体系,扩大对口援助受惠面。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让本地中小企业有更多机会参与援助项目设计、施工、设备购置与安装等全过程,在同等条件下应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地企业及本地生产的工程材料。

2.积极稳妥推进援助项目建设

简化对口支援项目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推广一站式办公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国家产业目录的项目,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优先允许环境准入,优先安排配套资金,优先办理项目前期收入。按照对口支援专项规划,统筹安排中央补助投资、自治区配套资金和援助资金,合理引导资金投向。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等基本建设制度,加强对各类支援资金和项目的检查、稽查,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巩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美好蓝图,是指导全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县上下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规划组织管理和政策引导,采取有力政策措施,保障和推动“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顺利实施。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管理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将科学发展思路和真抓实干精神结合,形成以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强有力实施组织体系。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科学管理和统筹实施“十二五”规划,及时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促、检查各项任务落实情况。二是加强执行监督。加强规划实施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实施的强制力、约束力。各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动态监测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三是开展中期评估。“十二五”中期,对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进行回顾小结,形成评估报告,按程序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定。四是抓好规划宣传。面向社会和群众广泛宣传规划,增强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第二节加强政策引导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战略重点,制定和实施财政支持政策、税收和价格调节政策、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以及科技、教育、人才保障政策。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基础上逐年增加县级财政投资规模,县级财政资金重点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科技教育、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等政府主导发展的领域倾斜。按照加快“三化”建设进程的要求,研究制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节能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政策,研究制定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促进体制改革的政策,增强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改革开放的统筹协调。

第三节拓宽投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项目,筛选、开发、包装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加大申报衔接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招商引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拓展间接融资渠道,鼓励设立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贷款担保基金;积极构建与贷款、担保机构合作的桥梁,通过信用社等县内金融机构及县外金融机构融资贷款,扩大贷款规模;争取各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巩留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合法进入投资领域,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积极引进投资者,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按照国家、江苏省规定的对口支援资金额度及增长幅度,积极主动落实援疆资金,保证援疆项目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四节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问责制度,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开办单位:巩留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巩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承办:巩留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巩留县人民政府行政楼三楼

联系电话:0999-8682004 邮编:835400 网站标识:6540240001 技术支持:

新ICP备19001402号-1 新公安网备65402402654101